主页 > 澳门皇冠赌场投注 >

领跑经济复苏 国家高新区铸就高质量发展成色

新华财经北京8月25日电(曹梓骞 彭桦)疫情期间,国家高新区大力推进复工复产,逐步完善配套金融服务设施,补齐科技金融短板,为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布局提供金融支持。同时,着力发展新兴产业、绿色产业,集聚人才、促进“双创”、提高就业、推动高质量发展,成为国民经济复苏的坚实后盾。

为进一步促进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,国务院日前印发《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指出,要继续坚持“发展高科技、实现产业化”的方向,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。

德清莫干山国家高新区.jpg

德清莫干山国家高新区。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(资料照片)

稳固根基:深化体制机制改革

《意见》指出,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。建立授权事项清单制度,赋予国家高新区相应的科技创新、产业促进、人才引进、市场准入、项目审批、财政金融等省级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。优化内部管理架构,实行扁平化管理,整合归并内设机构,实行大部门制,合理配置内设机构职能。支持国家高新区探索新型治理模式。

在发展过程中,各地高新区逐渐形成了政府派出机构、政区合一、市场化公司三种主要体制并存的局面。面对日益复杂的高新区体制改革要求,多地高新区出台改革措施探索体制创新,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打造审批更少、服务更优、体制更顺、机制更活、效率更高的市场化营商环境。

常州高新区自2018年8月启动集成改革以来,探索构建出“小政府、大服务”模式,实现审批高效化,全流程网上办理,最快半天可申领营业执照、7天可取得施工许可证。目前新区平均每天新增48家市场主体、15项专利申请,平均每三天引进一个优质项目。

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高新区逐步形成了集合众多产业的大区,园区治理所面对的压力也随之增加。对此,长春高新区结合园区特色,采取“管委会+公司+园区”新模式,以开发运营去行政化和主责主业去社会化为切入点,通过实施“公司化”开发主体改革,打造“1+1”双轮驱动开发运营模式,剥离高新区管委会开发、建设、运营等适宜企业化运营的职能,充分发挥市场引领作用。

广西桂林国家高新区众创空间。.jpg

广西桂林国家高新区众创空间。刘教清 摄(资料照片)

引入活水:完善配套金融服务

自疫情发生以来,各地高新区企业普遍面临复工复产延迟、人流物流受阻、产业链资金链运行不畅等困境,急需高新区政策支撑,打通金融“活水”。《意见》指出,鼓励商业银行在国家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。支持金融机构在国家高新区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,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,开发完善知识产权保险,落实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相关政策。

围绕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制造业领域,宁波高新区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制造业资金合作计划落地。7月24日,总额度10亿元的宁波首单制造业资金合作计划签约成功,均胜电子等10家制造业企业受益。该合作计划通过发挥政府组织优势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共担风险的协作优势以及国家开发银行低利率、大额度、批发式贷款优势,将政府、银行、企业有机结合,实现政银企风险共担,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低成本、高效率、可持续的金融服务。此外,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外贸领域,宁波高新区推出各类务实金融举措,全面做好区内企业融资对接.截至2020年6月末,区内银行为区内企业发放贷款95.9亿元,同比增长2.5%。

在杭州高新区(滨江),完整的产业链、活跃的创新链、稳固的金融链让高新区迅速从疫情影响中恢复正常生产。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链,高新区形成了以三大平台为核心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,形成从种子轮、天使轮、ABC到上市的完整科技金融链。目前,新区新三板挂牌存量企业66家,上市公司市值超8000亿元。

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(上海)设施.jpg

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(上海)设施。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(资料照片)

迈向高端:培育发展新兴产业

×

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